著名文化研究學者李歐梵同其夫人李玉瑩合著的書《過平常日子》即將由三聯書店推出新版本,這是一本記錄兩人感情經歷的自傳,體例酷似清代人沈復的《浮生六記》。與此同時,李玉瑩的新書《心靈的風景》也已與讀者見面。記者日前專訪這對恩愛的夫妻,聽他們談起戀愛與婚姻,從容又歡喜,簡單又浪漫,真實而又富於詩意。
當代著名作家學者白先勇形容好友李歐梵與李玉瑩的愛情,是一部《半生緣》加一部《傾城之戀》。這兩部張愛玲的愛情小說不知曾感動多少有情人的心。李歐梵酷愛張愛玲的作品,他對老友白先勇的評價謙虛地回應「愧不敢當」:
「白先勇故意把平常的生活戲劇化,這樣好像就有讀者來看。不過我們從未這樣想過,雖然我很喜歡張愛玲的作品,特別是《傾城之戀》。我自己還寫過半開玩笑的小說《范柳原懺情錄》。有人問我,『你把范柳原寫得那麼老,是不是你自己的寫照?』我當然心照不宣。可能白先勇從這得到靈感,現在這評價都成為名言了。」

其實,翻開這本《過平常日子》,不只有讀愛情小說的感覺,更多的還有對愛情與婚姻生活的寶貴體會。其第一卷收錄的二人情書,甜蜜度直追徐志摩與陸小曼的《愛眉小札》,也讓人想起魯迅與許廣平的《兩地書》。而後幾卷記錄了二人的感情回憶、遊記及生活瑣事,書末一卷還將妻子與抑鬱病抗爭的經過大膽道來,令人動容。
一本名為《過平常日子》的感情自傳,讀來卻是並不平常的往事。
書名是由李玉瑩起的,夫妻兩人經歷了那麼多酸甜苦辣,到了晚年最想用一顆平常心過平常日子,同時也為常人所經歷的婚姻生活提供了一個不同凡響的見證。
2000年,二人喜結連理,可結婚剛半年,李玉瑩的抑鬱病就復發了。這猶如晴天霹靂,給剛剛步入甜蜜生活的夫婦以沉重的一擊。回憶起這段與病魔抗爭的經歷,李歐梵和李玉瑩既心驚膽戰,又滿懷感恩,李玉瑩形容這段經歷是「患難見真情」:
「之前抑鬱病發作時,大多是我自己一人面對,我之前試過三次自殺。但這次雖然一樣痛苦,但我都同我自己講,我不可以自殺。我們剛剛結婚,我自殺了,他怎麼辦呢?那時我們一起哭,又一起面對病魔。現在想起來,我很感謝上天,這反而成為磨練和考驗我們的機會。原來有個人在身邊不離不棄是這樣珍貴,原來夫婦一起面對苦難與我一個人苦苦掙扎是完全不同的。」

越過這番苦難,夫婦二人就更加珍惜彼此。李歐梵感慨說:「因為我們都是第二次婚姻,知道時間的寶貴。別人有一輩子,我們只有半輩子,所以我們要重視每一天的生活。」
幸福的婚姻表面上千篇一律,可是在細節上各有不同。年輕時受到浪漫主義思潮影響很深的李歐梵,如今最珍重二人的平常日子。「平常日子裡的浪漫是積少成多的浪漫,是慢慢積累的浪漫,是日常情趣的浪漫。」李歐梵認為,這種浪漫比狂風式的浪漫珍貴得多。狂風式的浪漫,風一吹就沒了,而平常日子裡的浪漫是風吹不走的,這讓他覺得很紮實。
作者簡介
李歐梵
著名作家、學者、樂評人。 台灣大學外文系畢業,此後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、香港科技大學人文榮譽博士。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,曾先後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、印第安納大學、芝加哥大學、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、香港科技大學、香港大學。
著作包括《狐狸洞話語》、《上海摩登》、《世紀末囈語》、《都市漫遊者——文化觀察》、《尋回香港文化》、《清水灣畔的臆語》、《我的哈佛歲月》、《西潮的彼岸》、《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》、《中西文學的徊想》、《蒼涼與世故——張愛玲的啟示》、《又一城狂想曲》、《鐵屋中的吶喊》、《音樂札記》、《人文六講》、《中國文化傳統的六個面向》等。
李玉瑩
李子玉,本名李玉瑩,原籍廣東南海。生於廣州,長於香港,1976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,1980年在美國南伊利諾州立大學取得社會學學位.80年代末返港,曾任職於某加拿大保險公司。她是李歐梵筆下的“真心女人”」並於2000年與李歐梵結婚。在其鼓勵下,開始寫作。2005年,突然提筆作畫自娛,無師自通。因多年來受憂鬱病纏繞,治愈又復發,前後十數年之久,遂決定將此中痛苦經歷,寫成《憂鬱病,就是這樣》《憂鬱病並不可怕》。個人還著有《雲想衣裳》《細味人生:食物的往事追憶》等書。另與李歐梵合著《一起看海的日子》《過平常日子》《戀戀浮城》等。